钟鼓楼它是休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至正年间的钟鼓楼,史称当时的休宁县尹唐棣集富户14人集资重修钟鼓楼,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时钟鼓楼为两层楼阁建筑。明崇祯十四年(1641)毁于火,知县朱统钰重建,改为三层楼阁。清顺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龙重修,拆去顶层,复改为两层,下层垒以5米高的石台基,正中砌有拱式圆门洞,以为人行通道,其后侧砌有登楼石阶,楼前悬有“休宁县”三字直匾,楼前还引水辟地,池上架一石桥,名“三思桥”,明嘉靖年间知县宋国华改桥为照壁,作为县衙屏障。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载,钟鼓楼自明洪武二年起(1369),历经兵灾火焚,至清康熙十五年(1767),曾先后重建8次。如今,我们看到的钟鼓楼是经1984年大修、1986年竣工的建筑,如今该楼辟为“状元博物馆”,南北两侧空地将建成“状元文化广场”。
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反映“状元文化”、科举制度相关的文物以及珍贵陶瓷器、古徽州名士墨客字画书法手卷,历史珍贵图书等。特别是馆藏的金德瑛状元家训墨宝,长达32页,教育后代子孙要摒弃浮华虚荣、崇尚俭朴、修身立德,是开展勤廉教育的优秀历史教材。
休宁县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素有“东南邹鲁”之誉。从宋嘉定十年(1217年)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六百余年间,休宁县本籍和寄籍的状元共有19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