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天)一年后的今天,再登箬岭,箬岭关的城墙依旧巍峨。关隘内外,远山近壑,尽收眼底,天湛蓝、山清澈,茶坦古村掩映在不远处的青山翠竹中,格外宁静。与去年的断壁残垣相比,供奉汪华的“忠烈庙”已修葺如初。
据史料记载,汪华(公元587—649年),字国辅,又字英发,生于歙县登源里(今绩溪县),以侠勇闻名乡里,被新安郡守招募为府兵。隋末群雄割据,汪华率兵平定婺源山寇,受遣开拓箬岭官道。后因受新安刺史暗算,策划并发动兵变,占领新安郡,后又相继攻占宣州、余杭(今杭州)、遂安(今建德)、东阳(今婺源)、鄱阳(今上饶)五郡,拥兵十万,号称“吴王”。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汪华顺应民意,奏表归唐,促成国家南北和平统一,使民众免受战乱之苦,故被封为“越国公”。汪华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抵御外来兵燹战乱,化解徽州山越人与南迁中原衣冠贵族的长期矛盾,净化山野民风,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以及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人民安居乐业,被徽州百姓奉为“汪公大帝”“太平之主”,被册封为“昭忠广仁武神英济王”,清咸丰八年,又被封为“徽州正神”,供于各大庙宇。
(路边随拍的柳树,似一位垂幕老人叙述着这一片荒山平坦处昔日的车马喧嚣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百姓为纪念汪华开拓箬岭官道之功,在箬岭关下搭建小庙,四时祭拜。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此庙被敕“忠烈庙”匾额,且加封扩建。元、明、清期间,“忠烈庙”历经四次大修,但文革期间被毁。2016年,歙县许村张氏兄妹捐资百万方得修复。
“忠烈庙”恢复的不仅是庙宇房舍及陈设,还有箬岭百姓积德行善的古风。庙内无人看守,无功德箱,祭祀者所需香纸自取,布施自行放置桌上一筐内,并用小石块压住,以免被风吹走。庙内桌椅板凳等用具均可自由使用,用后放回原处……
“忠烈庙”旁的泉水井也已修葺一新,井旁置有舀水、洗刷器具,行人可洗可饮。在这千米高山上,泉水咕咕而出,常年不枯,实乃奇观。井内还十几尾柳叶大小的小鱼,自由游弋,这大概就是箬岭特有的柳叶鱼吧?
传说,古时一乞丐来箬岭下的茶坦村乞讨,村民施其大碗米饭,夹了些蔬菜,并表万分歉意“家穷买不起鱼肉”。“有饭吃已难得,何敢言鱼”,乞丐边吃边说,边说边走。顷刻,乞丐又匆匆赶回,告知村边水坑里尽是柳叶大小的河鱼。村民蜂拥而至,果然清澈的小溪里多了一群群小鱼。原来乞丐为仙人下凡,见茶坦人心地善良,便扯一把柳叶丢入水中,即成游鱼。
和沿途各村店肆一起萧瑟的还有箬岭关前几座客栈,如今仅剩半截石墙,仍坚守着昔日人来车往的记忆。唯一不变的就是眼前这座建在两山之间、平坦如砥的关隘建筑。现存关隘重修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青石块砌成,高约两丈,厚丈余,两翼石长城连接至山顶。拱形门洞三尺余宽,内有一兵道通向关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北拱门上方各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为时任歙县知县■■■所题。
历史的风尘云烟就像我们刚才的“大逃亡”一样,劫难之后总是迎来新生。除了“忠烈庙”外,箬岭古道也已完成保护性修复,残缺的石板基本补齐,并增设导示路牌、垃圾池等设施。
我们一行在箬岭关前简餐后,启程下山至岭脚。八公里的古道已修葺如初,平缓悠然地蜿蜒在密林竹海中,如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箬岭(色岭)古道石碑中所记——“集腋可以成裘,崎岖变为坦道矣”。
(路边小憩)
(箬岭关前远眺茶坦古村:“茶茶坦,板门面,家家户户开店面”,就是绿色铁皮瓦多了点)
(箬岭关前古客栈遗址)
(古道弯弯)
(这是从茅舍出发最陡的一段)
————————————————————————————–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的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