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源北部的浙源、段莘、沱川三乡有着四通八达的古道网络,除跨越五龙山脉、进入徽州的七八条官道外,村落之间还有交错纵横的青石大道。重龙山古道为段莘乡官坑村到浙源乡岭脚村、虹关村的“村道”,古道跨越重龙山,全程约10公里,当地人称“桃溪徽古驿道”、“虹关古道”,广大徒步爱好者俗称“官坑岭古道”。
古道 垭口
古代架桥修路多为民间行为,即便官道,也是众筹民办为主。那时凿石挖土、抬运填砌,全靠肩挑背驮,修建一条标准“官道”短则三五年,长则几代人,其耗资不亚于现在一条水泥公路。但在婺源北部的浙源、段莘、沱川三乡却有着四通八达的古道网络,除跨越五龙山脉、连接休宁的七八条官道外,村落之间还有交错纵横的青石大道,且至今基本保存完好。重龙山古道便是段莘乡官坑村到浙源乡岭脚村、虹关村的“村道”,古道跨越重龙山,全程约10公里,当地人称“桃溪徽古驿道”、“虹关古道”,广大徒步爱好者俗称“官坑岭古道”。
上午,我们从休宁凰腾出发,穿越觉岭,到达婺源官坑,瓢泼大雨接踵而至。觉岭古道柴草浓密,溪水漫路,已无法原路返回,遂改变行程,攀越重龙山至岭脚村。重龙山古道为清代岭脚村商人詹宜炳、詹宜灿两兄弟捐建,全程石板路面,途中建有五间路亭,日常维护较好,至今仍为两村村民往来捷径(公路行走需绕道几十公里)。
古徽州地处万山之中,为一独立地理单元,婺源是唯一“山外”县域,且如今脱离徽州已八十余年。但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的美德却一直传承至今,当我们在官坑一家小店屋檐下避雨时,店主老人热情招呼我们进屋歇息,雨后还带我们参观了古村街巷及始祖墓。官坑始祖洪经纶官至谏议大夫、河北黜陟使、宣歙观察使,为徽州文学倡导者,唐建中四年(783)携家眷迁居此地,村以官名,官源(今官坑)之名寄喻代代儿孙加官进爵,源远流长。官坑村位于桃溪、觉水两股溪流汇合处,村舍坐西朝东,临水而居,四周群山环拱。东面官坑岭为徽州大儒朱熹先祖的仙居之地,为诸多“大师”标榜的风水圣地。
离开官坑村,我们沿桃溪河顺流而上,经过一座单拱石桥,步入一条规整的青石古道。古道宽约1.5米,青石板已被磨得圆润玉滑,暴雨冲刷过后,青绿透亮,翡翠一般。登山台阶则更加精致,每阶高约5公分,平缓整齐的石阶随着山体凹凸,呈流线型迂回而上,宛如缠绕在青山上的一条绸带。官坑至岭脚8公里古道,或依溪傍水,或跨山过岭,或穿行森林,或漫步田间,全程基本保持这样整齐有致的路面,在徽州古道中或是绝无仅有的。
行走徽州古道,静赏春花秋叶,走进新安山水,体味流泉飞瀑,千年徽风古韵恰到好处地拓印在那些关隘亭庙、石桥碑刻上,哪怕是一个长满青苔的树桩也渗透着沧桑之美。走在脚下这条精致的“村道”上,伴着脚步的节奏,内心总会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愉悦,就像荒山野岭中闻到一缕淡淡的兰花醇香,仿佛清晨接收到朝阳送来的第一缕阳光,像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偶遇路边围墙上伸出的一束蔷薇。这种来自大自然的美的感受,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欢愉,是一股从全身经络到骨骼里释放出来的轻松感。其源泉或许就是某种客观事物在瞬间点燃的一颗尚美的心,及其绽放出来的五彩纷呈的内心世界。美自心而来,心自爱而生,这就不难解读“再美妙的音乐当作晨起的闹铃时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除了美如旋律的青石台阶外,重龙山古道上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途中的五座路亭。古道东西走向,以重龙山为界,东面平缓悠长,建有“朱尔亭”、“下坳亭”、“中坳亭”、“上坳亭”。西面陡峭,其间仅有一座路亭,名“癞痢亭”,其来历已无从考据。在五座路亭中,最具内涵的是“朱尔亭”和“下坳亭”。
“朱尔亭”距官坑约一公里,四周石墙,青瓦悬山顶,穿心结构。路亭原名“朱和亭”,相传官坑村古有朱姓兄弟二人,因水田排灌纠纷长期不和,后经劝说,冰释前嫌,于是二人共同出资建成路亭,以示“和解”,因当地方言“和”、“尔”相近,便雅化为现名。1987年重修时,官坑村的洪焕鑫老先生特意撰题了《修朱尔亭记》,还自创楹联一幅:
朝东走,村多户广,亭前溪水凉爽,洗个干净,整好衣冠,趁旭日东升,串村作客,堂堂体面;
向西行,山高路陡,亭西甘泉清心,喝个饱满,理就行装,待烈日西斜,越岭翻山,步步高升。
楹联对仗工整与否姑且不论,千年古村的儒雅倒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地人将这条两村之间的古道叫做“大道”,不仅因为其建设规格与“官道”无异,且在于区别其中一些称作“小道”的岔路。古道由岭脚人捐建,路亭设置及命名自然以岭脚为起点,一路攀山登高,过了重龙山垭口,便入山坳,按高低落差确定“上坳”、“中坳”、“下坳”,山坳尽处即为“下坳亭”。“下坳亭”位于两条“小道”交汇点,此处南接庐坑村,北向“青莲庵”,翻越“青山”可穿插至觉岭古道,为一处十字形“交通枢纽”。庐坑为詹天佑祖籍所在地,村内尚存詹氏祠堂等建筑,且还保留着詹天佑当年赠送的消防水车。走在这条古道上,我不由得想起那条由詹天佑主持设计的“人”字形京张铁路,是否也隐藏着徽州登山古道的影子呢?
“青莲庵”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说此处有一眼泉水可治百病,且因菩萨“灵验”,曾经四方信众来朝,香火极旺。如今清泉依旧,残存的庵堂却寥寂在人烟罕至的青山绿树间,如不是上午已走近十五公里、下午还将走八公里山路,我定将去拜谒这座即将被岁月风尘湮没的古庵。
REC
行走徽州古道,山峰巍峨、树影婆娑、路边山花点点,有了水,这一切便灵动起来。因山谷迂回,路在山中,走在这条古道上,只闻水声,不见溪谷,只见瀑布,不见水流。峰回路转间,偶有一挂银河从山腰上飞流直下,又消失在丛林之中,如白龙飞天,来无影去无踪,只留下哗哗哗的水击岩石声萦绕耳际。
流水声从耳边消失时,已到古道最高垭口(海拔690米)。走出垭口,眼前豁然开朗,右前方为浙岭,“吴楚分源”标志地,山峦像张开的双臂向两边伸展开去,围成一片平旷的田野,其间村舍点点,清溪萦翠。岭脚村紧贴着山脚,站在古道垭口,似乎纵身一跳就能“降落”到山下村庄。幸好一路下坡,否则这段山高路巉的行程绝对是登山的极限考验。
到达岭脚村已近傍晚,夕阳下的马头墙古朴凝重,村内大夫第、仁本堂、德本堂、立本堂、玉润堂、辉吉堂、第芳堂、光裕堂、百涛书屋、如松堂、暨翕堂等数十栋徽派古建筑依然矗立,只是这些灰墙黑瓦夹持在洁白的钢筋水泥楼房间,已显苍老不堪,只有村中保存完好的古道栏杆、拱桥、回廊还记载着当年的喧嚣和富庶。
浙岭下的繁华源自于距岭脚两公里外的虹关村。虹关为古徽州三大制墨基地之一,有着“墨乡”之称,《新安志》载:“新安墨以黄山名,数十年来造者乃在婺源黄冈山……”据《清代名墨谈丛》记录:全国百名制墨名手中,婺源就有十位。在徽墨鼎盛时期,虹关詹姓在外经营墨铺达八十多家,成“徽墨”一大派别。虹关“詹墨”具有“入纸不晕、浓墨而光,防腐防蛀、耐久不变”的特点,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虹关特有“八宝灵丹”药墨,对消炎、除毒、止血、去瘀、生新等症状有着显著疗效。
当年那些驰誉天下的墨锭就是通过这些交错纵横的青石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成为文人骚客书房中的珍品。滚滚而来的银子也成就了这些穿越崇山峻岭、连接四乡八族的青石古道,成就了这些厚重典雅的千年古村。
–2018/4/29下午.多云
——————————————————————————————–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