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旅游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10000
    官方

    新岭古道是绩溪岭南、岭北之间继翚岭古道后的第二通道,作为今年徽州古道系列文字的收官篇,我一年行走的思考也融进了这篇文章,这些用脚走出的文字或许比行走本身更有内涵,欢迎各位赐教(全文39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古道指数
      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   75%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古代没有大型机械,开山凿石,架桥修路,全靠手凿肩挑。

    徽州山高岭峻,每条翻山越岭的青石古道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且绝大部分是民间筹资筹劳建设的,即使“官道”,也鲜有官府拨款。但在古徽州,却有的这样几条古道,它们起点和终点相接,区域和方向一致,如休宁县山斗乡燕源村汉公坑组至婺源县溪头乡的“大燕岭”、“小燕岭”古道,婺源县溪头乡砚山村到江湾村的谭公岭、芙蓉岭古道,绩溪县华阳镇至长安镇的翚岭、新岭古道,等等。历来具有“商业意识”的古徽州人为何如此耗费巨资去搞这些“重复建设”呢?这背后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休宁的“大、小燕岭”古道是徽商夸奢斗富的产物。相传村中两位“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商人在外赚得盆满钵满后,想到衣锦还乡,树碑立传,修路架桥便为其首选。于是前者先在村口架起一座大桥,并沿山脊修了大路直通婺源。后者也不甘示弱,就在村末顺着山坳再砌一条磴道,把散落在大山里几个大小村庄连成一线,联通了外面的世界。青石古道成了他们光宗耀祖的牌坊;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大燕岭古道)

    婺源谭公岭古道是一任父母官为民办实事的见证。明万历三十二年(1608年),婺源县令谭昌言,见芙蓉岭古道山高路陡,且绕道近十里,故捐资筹款重建新道,百姓念其为政之德,遂将古道通过的山岭改称为“谭公岭”。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绩溪新岭古道则见证了一个“汉奸”的传说。相传元至正年间(1350年),徽州连年受灾,徽人不满异族统治,绩溪岭北修仁乡后岸(现上庄村北)人柯大统揭竿而起,一举攻下绩溪、旌德两城。元军发兵镇压,柯大统凭借翚岭天险退守岭北。元军久攻不下,便在绩溪龙川汪庆的带领下,从拓坑、洪坑另辟新道,直抄柯大统后路,血洗后岸柯家。元军开挖的山路经后人平整拓宽铺石后,成了跨越翚岭的另一条通道,故名“新岭”。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在徽州境内,称为岭、矼、尖的地名无以计数,以“新岭”命名的村庄、山岭、古道也不在少数。如用一个字来概括徽州的地形地貌,我认为“岭”字最恰当不过,它既抵御了千百年来的外敌入侵,也让徽州人能够踮起脚跟通过这个两山夹持间叫做“岭”的垭口,去窥探外面的精彩世界。它使那些世世代代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刨食的徽州人终于明白过来,除了用时间去积累财富,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脚步去拓展空间,来获得金钱,于是有了这些盘绕在崇山峻岭间的青石古道,有了称雄中国商界三百年的徽商。

    现存新岭古道自绩溪华阳镇溪马村九里坑至长安镇镇头村岭脚组,全长约8公里,大部分石板路面保存完好。相对于翚岭古道,新岭的岭头略低,路略长,于是绩溪人有着“新岭迢迢,翚岭高高;走新岭,要歇夜,过翚岭,摘蟋桃”的民谣。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翚岭、新岭的环线,用脚去甄别这两条古道的高低宽窄。临近中午,我们翻越翚岭抵达岭北山脚后,沿着两山夹持间的小溪穿插到新岭。这段现代语言称之为“连接线”的小路是当地百姓往来的便道,路顺着山脚、沾着溪水、踩着田埂,连接着翚岭和新岭两条翻山古磴道。因少有行人,多处路面已被山洪冲毁,或是被农民砍伐毛竹留下的竹枝覆盖,不易行走。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约半小时,抵达新岭北坡的长安镇岭脚村。

    行走古道以来,我不知走过多少个“岭脚村”。这些小村庄,曾是徽州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启蒙站和临界点,那些祖祖辈辈傍水而居、安于一隅、春种秋收的徽州人在这里种下一颗经商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这里孕育、发芽后,就像一根生命力无比顽强的爬藤,沿着这些盘绕山岭的古道,蔓延至山外的世界,在无垠的远方开花,结果。那些白花花的硕果又通过这些阡陌纵横的古道,源源不断流回到山下的小村里,成了马头墙下一座座幽深的深宅大院,还有祠堂和牌坊。而如今,这些当年“大路边”的村庄无一例外地寥落在时光的尽头,和那条布满青苔的沧桑古道一起,让时间无限期地在这里停滞。小村的马头墙下撒着柔和的阳光,几位耄耋老者提着火熜,抽着劣质香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个村庄、这条古道上曾经的车马喧嚣。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们在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口席地用餐。

    这户人家只住了一位老人,子女都在县城,老伴也跟着去带孩子了。老人始终放不下这片土地,独居于此已多年。只有过年时,他们一家老小才回到这里欢聚几天,像一群洄游而来的鱼。

    老人今年七十五岁了,身体还很硬朗,看起来就像六十多岁样子,刚从山上竹林里挖冬笋回来。老人说,今年天干地燥,冬笋长不大,但价格高,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一斤可卖十五块钱,他一天少的挖一两斤,多的可挖七八上十斤。这么贵的笋子,老人自己舍不得吃。他中午吃的菜是昨晚吃剩的烧萝卜块,里面还有几片五花肉,中午放在酒精炉上烧滚就可以吃了。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这样的生活或是许多农村留守老人的状态。在这个季节,乡下的萝卜青菜经霜打后,用肉烧起来确有一股大山的清香,且绵软甘甜。山村的傍晚,小碳炉炖着一锅青菜滚萝卜,再斟上一小杯酒,那也是惬意不过的事情。相对于我自带的干粮,老人的这个“滚锅”竟让我有些口馋。老人很热心,从家里搬出凳子请我们坐,拿出热水瓶给我们倒水。这让我想起徽州古道上的那些施茶的故事:浙岭上的“方婆”,大洪岭头的茶田。印象最深的是西武岭的“万福亭”,不仅免费施茶,还将徽州人的生活哲学也泡进了那壶滚烫的热茶当中。这几年行走古道,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偏僻的山村,村民越热情好客。那些交通便捷的大村庄反而有些吝啬,有时我们讨要一杯热水,不是被拒绝,就是要收费。当然,我们并非吝惜那几块钱,只是不甘心徽州古道上传承了千百年的施茶遗风在这里戛然而止。不知这是人类文明的滞塞,还是新旧价值观的更迭。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餐后,我们开始登高新岭。

    和其它众多古道一样,临近村庄的路面石板大部分已不存,不知成了哪家房屋的地基石,还是水埠头的洗衣板。走过一段茶窠地,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山峦的第一层岭头。岭不高,与村庄相对距离也就一两百米高度。接下来是横穿山腰的平路,偶有缓坡,路面宽幅1-1.5米,部分石板完好,只是很多路段已被柴草挤占,幸好今年刚砍伐清理过,否则难以行走。新岭岭头跨路而建路亭早已圮塌。埋葬在砖头瓦片下的不仅是一座供路人休息的亭舍,或许还有这条古道的历史。关于徽州古道的历史记录少之又少,每个县的县志记载的古代交通内容均不满一页纸。我们要想翻开每条古道历史,只能靠这些路亭里残存的碑刻,或附近村庄老人的口传耳授。于是,我每走一条古道,都努力去记录行走的过程和感受,这或许能为徽州古道留下最后一段记忆,开启一段“新”的历史。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南下山的路比岭北宽敞许多,都在1.5米以上,且每块石板凿磨得方方正正,路基选址也巧妙地避开塌方、洪水地段,这在古代也算“国道”标准了。此处山势陡峭,古道盘旋,不知古时有无“十八弯”或“十八拐”的说法。对于绩溪人来说,走新岭古道比翚岭绕道近十里路,但对于徽州府城北上而言,这却是一条近道。尤其歙县东部、南部山区(歙县人称“南乡”)百姓,到了冬季,他们成群结队奔走在这条古道上,扁担两头挂着沉甸甸的粮食,旌德产的大米。这两袋长途跋涉挑来的白花花的大米,是那些常年以玉米为主食的歙县人过年的奢侈品。如今这条古道上再也听不到担杵冲击石板的沉闷声,即使当地人来往于绩溪县城,宁愿绕道乘车也鲜有翻山越岭步行的。沉寂的路面上除了已经腐烂的枯枝败叶,就是今年刚飘落的霜叶。这些零落在地的枫叶,猩红还未褪尽,它们或许还留念那火红的秋天,不甘于这么快化作春泥,或许还想和这些苍老的青石板再呆一会儿。因为它们都知道,这条古道再也不会有一岁一枯荣的火热了。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下到谷底,是镇头林场的工房,早已人去楼空。

    古道沿着漫长的峡谷继续向山外延伸,偶有石桥跨溪而过,因时间尚早,我们在其中一座较大的古桥前暂歇。石桥长约五米,宽三米多,桥身藤蔓缠绕,拱顶的题额也因尘土苔草的侵蚀而难以辨认。于是我们几人齐上阵,清除枯草,并在石额表面用石块磨搽、清水冲洗后,才勉强看清“通驷”、“嘉庆已未年秋”等题刻。我寡闻陋见,未查到这座已存续220年古石桥的历史记载,不明白古人题额的真正意涵。或许就是字面所述的“可通四马辕车”的意思吧?古道出口是九里村,村口是丁字路口,一路前行至孔灵村,过临溪,入歙县境内,另一路前往绩溪县城,与翚岭古道相接。只是当年的青石步道无一例外地被水泥公路所替代,已无任何一点古道痕迹。这也是我行走古道三年来所见的普遍现象。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不管我内心是否接受,寥落在茫茫山岭中的青石古道终究是经不住时光漫漶的,早晚有一天都会彻底消失在大自然当中,或是被现代钢筋水泥所替代。对于基本失去交通功能的徽州古道而言,或许“道”比“古”更重要,我之所以如此执着地行走和记录着残存在徽州大地上的青石古道,除了留住它们最后的记忆外,更多的是唤醒古道所承载的徽州文化符号,以及行走本身所带来的身心涤荡。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这或许就是我行走徽州古道之“道”。余秋雨说:“最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族对接之中,小文在他们身边,大文在远方的旷野。”徽文化离不开徽商,徽商离不开徽州古道,徽州文化正是在徽商与异族交往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海洋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工业和商业文明就通过这一条条狭长的青石古道输入古徽州。那些远方旷野的胸襟在徽州传统的农耕文化中生根发芽,徽州聚族而居的小农文化也同样根深蒂固地传承了下来。只有这些青石古道见证了徽州文化形成的整个过程。

    如今它们和岭脚村的那些留守老人一样,生命的对于他们而言,更多时候是踯躅在农耕文化沉淀下来的思绪之中。而我们今天宗教仪式般地走在这些曾经作为徽州脉络的山岭古道上,使身体和思维都活动起来,凭借着山河草木找到当年徽人生活的真实细节,把当年徽商的匆匆步履酿成今天的风景。行走山野之中,穿越在古人和现代之间,我们变得轻松起来,在旷野之间把该放下的都放下,才会真切感受到在天地间明明白白地活过一次。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

    徽州古道—绩溪新岭古道(翚岭第二通道)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发布
  • 动态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