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 关注:0 内容:100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黄山旅游网 > 主题游 > 徽州古道 > 正文
    靓号:10000
    官方

     大洪岭古道为“徽(州)安(庆)官道”最险要路段,南起祁门县大坦乡大洪村燕窝组,跨越大洪岭,至祁门县安凌镇雷湖村水枧组,全程约8公里,号称“七上八下”。古道肇建年代已无从考据,初次铺设石板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祁门孀妇郑氏捐银修辟。清道光三年(1823),祁、黟两县士绅捐资六万,历时六载,再次开山凿石,更曲为直,化险为夷,拓宽至丈余,险道变为坦途。(全文4700字)

           古道评价指数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80%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大洪岭因山势陡峭、常有山洪奔泻而得名,主峰“望江尖”高1126米,登高远眺,可及长江浩渺烟波。近年来,因其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而声名远扬,在山花怒放的季节,从祁门县城到大坦乡的公路也因此被赏花者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

    我没赶这个热闹,只在这万物凋零的寒冬造访这条美丽的古道。大坦的乡村公路并不宽阔,但还是空空荡荡的,20多公里行程,未见几辆汽车来往。至峡谷深处,公路尽头,有一新建的停车场,内壁靠山一侧立有一巨石,上刻“阊·昌江源”几个大字。“阊江”为祁门境内最大河流,源于大洪岭下,入境江西后则为“昌江”。一江清水出万山,确有破“门”而出之感,改“阊”为“昌”,恰如其分,不得不钦佩古人为江河命名的睿智。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阊江纳百川而入鄱阳湖,又名“中河”,因其东西各有一河从婺源、至德(现东至县)汇入,故名。古时,阊江不仅是祁门货物外运的主要通道,也是徽商贩货西运南送的主要通道,著名的徽茶入粤就是走阊江的,甚至苏杭一带的丝绸也经新安江,然后转运阊江至鄱阳湖,上世纪四十年代,阊江尚通舟楫,如今仅剩一江浅滩清水。有了水,一切都变得温婉起来,“中和汤”就是这一溪秀水煲出的徽州名菜。相传南宋时期,祁门籍进士方岳曾在鄱阳(曾名“波阳”)为官,闲时常泛舟鄱阳湖,溯源至中河,掬一捧家乡秀水,品茗吟诗于青山绿水间,多少能够抚慰其不得志的心境。方岳嗜好豆腐,一次在船上煮食豆腐时缺少佐料,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一些放在锅里与豆腐同煮,不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小虾煲出的豆腐汤鲜美无比。此后方岳便特意去中河捞一些虾米作常用佐料,以备煮豆腐之用,并将此菜命名为“中河汤”。如今的“中河汤”不再是小虾煮豆腐那么简陋,自方岳将这碗“豆腐汤”传入祁门后,祁门人加入当地山珍食材,融入山民饮食偏好,又有一些文人骚客植入徽州和合文化元素,改“河”为“和”,“中和汤”便成为徽菜汤羹的代表。经改良后的中和汤,汤清味鲜,油而不腻,在寒冬腊月里,饭前喝上一小碗,开胃驱寒,全身通泰,也成祁门一带婚嫁喜宴,阖家欢聚的特色菜肴。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阊江源孕育的这一方秀水煲出的美味,可以温暖很多徽州人味蕾,但在今天这冰寒的日子里,并未给我们带来多少温暖。此时节气已过“大雪”,虽未降雪,山里的气温还是降到了零度以下,我们驻车停车场内,打开车门的那一刻,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如来一碗热气腾腾的中和汤,该多么温暖啊。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踏着满地白霜走进古道起点的燕窝村,依然是一幅清冷的景象。十来户人家,路边房屋刚“改徽”不久,齐刷刷的马头墙,洁白的墙面,却也遮挡不住那些早已辟为菜园的房屋残基。当年这个大洪岭下商旅络绎的山村,如今也像寒冬中的植物一样,静寂在岁月的轮回中,怎么也无法将徽州臭鲑鱼的发源地和它联系在一起。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在祁门,臭鲑鱼叫做“桶鱼”。相传古时祁门人将茶叶、山货通过大洪岭古道运往长江一带,返程时再采购一些鱼虾回来贩卖,尤其是祁门人爱吃的鳜鱼。某年端午前夕,一商贩从贵池买了一担鲜鳜鱼,用木桶装着挑回祁门。未料路远天热,到了大洪岭下的燕窝村,鳜鱼已有异味,急得小贩捶胸痛哭。一饭店老板得知原委后,特地从小贩手里买了一条,以示资助。谁知将“臭”鳜鱼佐以姜蒜辣椒等调料红烧烹饪后,鲜香异常,得到店内食客青睐,因鳜鱼用木桶装着,“桶鱼”之名因此而来。现在的臭鲑鱼是在原有“桶鱼”的启发下,经过改良腌制而成的,经徽州特有的烹饪程序烧制后,其骨肉分离,形似蒜瓣,鲜香味醇,细嫩滑腻。这道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鲑鱼也成了徽菜中的“头牌”菜肴。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历史的进程不会像臭鲑鱼那样歪打正着,燕窝村的萧瑟是徽州古道现状的真实映照,只有村头那座石拱桥定格了其特定时期的历史节点,它仿佛一个时光的开关,一头连着现代的水泥公路,另一头接着数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桥下这一溪清冽的甘泉,从远古流淌到现代,千万年不变地潺潺着,使这座小小的石桥成了阊江源头第一桥。大洪岭吸纳的精华,从天际边流淌到这个狭窄谷底的拱桥下,孕育了奔流而去的阊江。桥头那块刻着“大洪岭”的石碑似乎刚立不久,青涩的凿痕还未接受岁月的洗礼,与脚底下黛青色的路面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古道以青麻石铺设,虽经两百年风雨侵蚀,路面也还基本平整,部分石阶已有塌陷错落,但依然不失当年修筑时的“奢华”:每个台阶宽约五十公分,高不足十公分,长两米有余,弯道处可达三四米,当年的官轿、脚夫均可自由并行,全然没有“鸟道”上擦身而过的窘迫。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古时,没大型机械,开山凿石,架桥修路,全靠肩挑背扛,修筑这样一条宽敞的大道,必定有一段非常的历史,据清道光七年(1827)凿立的《修路碑》记载:“自明万历间,祁门郑节妇出金修辟,经今二百余年,山崩水泄,石蹬剥蚀,岭路倾危,肩挑负贩者,常以性命为忧。”几十年来,然诸多仁人善士数次倡议重修,均因耗资耗时巨大而未果,“今黟县太学生”舒朝瑜……等毅然倡捐,“逾六年而功始告成”,不但“开山凿石,改曲为直,化险为平”,且因新造蛟岭被水冲塌,又从其对面另辟新径,新建永安桥。后“又因沙塍水涨,行人屡遭淹毙,君等又于靠山凿石新开坦道”,“复建造岭南石桥两座”。修路容易护路难,为防止道路上下过度开荒种地导致的水土流失,他们除捐资修路外,“并于大洪岭上下山场,劝募雷湖胡院关公支众,踊跃捐输,又募捐萧李两姓,岭头山场合行请示禁种苞芦,以保岭路。”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玉米,徽州人叫苞芦,原为美洲作物,明朝末年传入徽州。在山中开荒种植苞芦,“木濯草斩,泥松砂削,若遇雨倾碛塞,遂成畏途”。也还是黟县绅耆,舒握全等人向徽州府呈报,徽州府正堂出具告示,要求“靠岭一带山场,凡与大路毗连之区,毋许再种苞芦,使沿路两傍草木畅茂,俾地土坚固,永免泥松砂削,积塞道途,有碍行旅,以期岭路巩固,士商其履康庄”。而且还要求“该绅耆等即具呈池府宪,一体办理在案”,“准移行池州府一体饬禁外,合行给示勒禁。”古时祁门安陵、雷湖一带隶属池州府石台县,大洪岭为府界,徽州府不仅出具禁令约束本土民众,且还联合池州府对岭北山林纳入一体化管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防止在“三不管”地带钻空子毁林开荒。这次古道重建后,宽阔的台阶和几十个迂回的“拐”夷平了峭壁的坡度,让千米登高如履平地,即使在今天,我们走在这青石古道上,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大气磅礴。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如今,这七拐八弯的山道上,当年的青麻石已成黛色,方方正正的石板已被磨去尖锐的棱角,山坡上的朽木桩长满绿茵茵的苔藓,密密麻麻的竹林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历年倒下的枯竹,路面上刚落下的五彩秋叶覆盖了石缝里已化作春泥的尘土,南坡山腰的一座路亭也仅剩孤立的石墙。路亭在上行约1.5公里处,和祁门境内大部分古道上的路亭一样,块石垒砌,古道中穿,门框上方条石把左右石墙连接在一起,即使梁塌瓦落,整座路亭框架依然保持完整。据传,此处原为“观音阁”,供奉有观音菩萨,门额上一块巨大的条石刻有“观音阁”三字,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人盗取此碑,幸被巡山护林员发现,后移存至祁门县博物馆。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每年映山红花开季节,大洪岭几乎成了赏花的代名词。古道走过“八十一道弯”进入山脊后,一株株大大小小的映山红一直簇拥在道路两边,并向古道上空伸展相接,形成一条植物环抱的回廊。每年春夏之交,灿若云霞的映山红把古道妆扮成一条花的廊道,人行其中,仿若遨游花海之中。

    此时的映山红只剩枝头被寒霜染成绯红的叶子,稀稀拉拉的,并还在随着山风的吹拂飘零而落,估计再下一两场冬雨,这些枯叶将全部跌落到地面,化作春泥,去滋养来年的绽放,唯独留下赤条条的枝丫,独自去面对即将来临的冰雪。在临近岭头之际,我们却意外地邂逅了一丛反季节盛开的映山红。这些错过春天的红花,寒霜使它们不再水灵,锦缎般的花瓣上还有斑驳的枯点,但在这蓝天之下,在这枯裸的灌木丛中,它足以点亮一个季节的记忆。和反季节的映山红不同,岭头那些残垣断壁的建筑只代表一个时代的印记,不可能再有春天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史料里,尽量将它们抄录下来。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岭头很宽敞,足有两三亩平地,只是其中的建筑已圮毁殆尽,仅剩下千年不腐的石墙残基。我小心地从遗址及现存一鳞半爪的文字中探窥,古时,这里至少有三四座建筑,包括路亭、茶舍、碑亭及僧人的庵堂。路亭应是凉亭结构,四柱镂空,柱有楹联:“大地回春,从鸟声喧飞巧燕;洪山耸秀,万龙翔集似闻雷”。这是一幅嵌字联,头尾巧妙地嵌入大洪岭、燕窝、雷湖三个地名,又描绘了大洪岭上群山耸秀、飞鸟鸣瀑的瑰丽景象。
    茶亭门前也有一幅对联:“千里路迢迢,如是我来我往,我坐我行,休叹关山难越;一亭风习习,何分谁主谁宾,谁先谁后,大家萍水相逢。”古时徽人外出,两脚走天下,他们“鸡鸣就道,冲残满地严霜;日午磨肩,蒸透几重薄衫”,到了岭头,不分故旧新知,“望里亭而憩息,藉杯水以消烦”,歇歇脚,喝口茶,再继续赶路。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免费施茶是徽州古道上一个温暖的单元,在大洪岭头,“地方绅耆暨徽商各善士捐助茶田,以安僧人,使设夏水冬汤,以济行旅。”各方善士捐输茶田给庵舍,以资施茶之费。为保护这些茶田“专田专用”,道光元年(1821),石棣县在岭头立了《禁止典卖茶田》碑,明确各善士捐输茶田,归庵保有滋租,用以稳固僧人,备茶济路人之渴。但僧人不得擅自将茶田典当出售,民众也不得擅自购买,如有违禁者,典售资金追缴归公,茶田仍归原庵,等等。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堵不住不法之徒的强取豪夺,也有一些“棍徒”视僧侣势单力薄,强行瓜分茶田租粮,“剥众善之脂膏,饱棍徒之囊”,以至主持逃离,僧不能安生。道光四年(1824)石棣县正堂颁布《严禁重利滚剥》禁令,才保住了这些茶田及施茶僧人。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为一个小小茶亭,县太爷先后两次祭出令碑,可见古道上的茶亭施茶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徽州古道上,有诸多勒石立碑处,但像大洪岭这样专门建立一座碑亭的,收齐历年一府两县的禁令石碑,是绝无仅有的。碑亭宽约3米,内壁由8块石碑砌成,深2米,各有4块石碑组成,石碑上下嵌有条石,以固定石碑。如今碑亭圮毁已久,亭内已长出碗口粗的乔木,那16快镌刻着先人功德及护路禁令的碑墙如今已毁损近半,如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些碑石彻底剥落消失也是早晚的事情。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古茶亭已去,我们从自带的水壶里倒了一杯水去汗解渴。当然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在冰冷的石头也不能久坐,于是我们顺着山脊线爬上大洪岭主峰“望江尖”。有民谣云:“大洪岭,如巨蟒,上七下八十五里,钻云破雾八十一道弯,南指景德镇,北望扬子江”,山高我为峰,极目远眺,峰峦叠嶂,山岚飘绕,江河湖泊,影影绰绰。

    古往今来,登高望远,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大洪岭古为祁门、黟县、石台县界,亦为三方分水岭,雨水往北经石台入秋浦河,往南过阊江入鄱阳湖,往东南入青弋江,三者都将汇入长江,最终奔流至东海。同一方清水,必将殊途同归。人也一样,有的人活的是过程,有的人活的是结果,有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人总是为他人活着,尽管各自走在一条貌似永远无法汇合的路上,甚至被分割成遥不可及的阶层,但将来终有归于尘土时。北坡的路陡峭得多,从山顶到山底全是Z形盘道,且路面毁损较重。山底的水枧村依在,但已人去楼空,当年这个地处三叉路口“岭脚村”也曾繁数百年。出村后,路分两道,左往石台,右去泾县,现路塞已久。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

    徽州古道—大洪岭古道(徽州“臭鳜鱼”的发源地)

    本文来源:“乡野闲谈”(黄良顺)公众号

    本站已获得授权如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