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脚到山顶,气温成直线递减。以观测站光明顶为中心(东经118°09′,北纬30°08′,海拔1840.4米),南坡到黟县,北坡到黄山区,递减率南坡大于北坡。一年中7月份递减较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要降低0.6℃;1月份较小,每升高100米,气温递减0.36℃。云谷寺处于三面环山的谷地,气温明显减低。光明顶到玉屏楼的递减率,7月份比1月份要小,这与玉屏楼处于风口有关。
黄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7.9℃,年较差也偏小,仅为20.3℃。说明山顶的气候状况与山下地区的气候状况相比较,更接近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夏凉冬温,年较差不大,适宜于人们生活。冬季山谷带出现临时性逆温现象,即冬季夜晚冷空气密度大,沿山坡流入山谷底部,在一定高度的山坡地带,温度反而比谷底高。
最低气温≤0℃的天数,即出现冰冻的天数,以光明顶为例,全年平均有106.1天。一般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最低气温≤-10℃的天数,即严寒天数,全年只有17.2天,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至次年3月。
温泉以下,稳定通过10℃的年平均积温4200-5000℃;温泉到云谷寺为3600-4200℃;云谷寺、半山寺一线3000-3600℃;玉屏楼以上,全年积温为2100-2400℃。高山年积温仅相当于平原、丘陵地区热量的一半。
气温日变化
受太阳辐射物理过程的支配,日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前后,而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至凌晨前。与平原区相比,除谷地外,山区的气温日变化较小。山顶处的日最高气温比山脚处稍有提前,分别出现在11-13时和13-15时。这时因为午后山地高海拔处多为云雾,减弱了太阳辐射,不利于气温继续上升。
不同的地形条件在山地气温日变化中的作用也不同。山顶处的气温日较差最小,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最大,而山坡平地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