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产生于徽州,历史源远流长,从东晋起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到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达到极盛,雄踞华夏商界达数百年,执中国商界之牛耳。
探寻徽州古人耕读理念的形成,我们发现,如同中国其他地域一样,徽州古人几千年来一直平静地生活在崇尚农耕的社会中,依赖农耕,解决生存问题。只是到了宋代以后,徽州古人才开始清晰地感悟到,依靠农耕解决温饱并非生命的全部意义,人活着应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而这更多的知识必须通过读书来获取。
而正是读书,使徽州古人的胸怀和视野逐渐开阔,思想也逐渐解放。首先是他们对“耕”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一种更深更广的认识,他们认为“耕”,并非就只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在泥土中刨着一粒粒粮食的劳作,人类赖以谋生的一切手段都应被视为“耕”。于是,他们不再只盯着脚下那一点点土地,而是让目光穿越层层叠叠的山峦,逡巡于中国广袤的疆域。
于是,“经商”这一在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三教九流”之外的“末业”,竟让徽州古人果敢地奉为“第一生业”,为后来“无徽不成镇”的徽商神话奠定了理论基础。
胡适先生称吃苦耐劳的徽州商人为“徽骆驼”,这说明了徽商的形成与发展绝非偶然,正是徽州人以“骆驼”一样的精神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业绩,并在历史上浓彩重墨地书写了专属于“徽商”的一页。
文章来源:《徽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