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梓坑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内建筑为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祠堂建筑各有特色。梓坑水口建筑是村落以、特色,村内现存千年古树红豆杉,下梓坑艺人傅善长根雕和丝缕画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梓坑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地古村落,明清时期建有祠堂、庙宇和颇有名气的经纶书院等。村内建筑为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祠堂建筑各有特色,有总祠“敦伦堂”、长房“德豫堂”、二房“崇德堂”、三房“菩萨厅”、四、五房“致和堂”。下梓坑水口建筑是村落一特色,有观间阁、关帝庙、梓桐桥、梓桐社和千年古树红豆杉。
元代以前下梓坑是复姓聚居之地。明代以后余式宗族依梓坑村落选址讲究水口建筑,村中水建在村南月山与凤山之间,凤山上有千年红豆杉十余株,古树参天散日,郁郁葱葱,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月山是子涂来龙岗之余脉又谓旭初升。水口建筑有梓桐桥、关帝庙、观音阁、梓桐社等,梓桐桥为石拱桥建于明朝宣德年间,桥镇凤山与月山,如狮象把门,是古驿道宏村至儒村必经之路。于今,梓桐桥一侧两棵千年古树红豆杉尚存,红豆杉是长寿树、吉祥树,下梓坑余氏取红豆杉长寿、吉祥之意,把红豆杉作为水口风水林。
下梓坑艺人傅善长根雕和丝缕画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傅善长从事竹雕、根雕工艺40余年。创作1000余件工艺品,大部分为民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