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徽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 “徽 墨 ”一 词 始 于 北 宋 宣 和 年 间(1119—1125),1121 年徽州 府衙成立后,徽州所产之墨被 统 称 为 徽 墨 ,此 前 则 被 誉 为 “新安香墨”。到了明代,出现 了“徽 人 家 传 户 习 ”的 制 墨 景 象,许多名家参与了墨模的设 计雕刻,徽墨从单纯的文房用 品 进 入 了“实 用 兼 欣 赏 ”的 工 艺美术品行列。发展至清代, 以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 开文为代表的制墨名家,闻名遐迩。
徽墨制作工序繁杂,不同流派有 各自的绝技和特点,不同的制墨原料 对 应 不 同 的 生 产 工 艺 ,通 常 秘 不 外 传。安徽现今存续发展良好的制墨 企业,以绩溪胡开文墨厂、屯溪胡开 文墨厂、歙县胡开文墨厂为代表。 徽墨的制作总体分为墨模雕刻 和制墨两步。墨模选用上等石楠木 雕刻,其木质细腻,使落刀流畅,成为 雕刻用料的首选。模具的图案,多以传统徽州山水、花鸟鱼虫、绘画书法 为 主 ,寓意美好 。 古 法 制 墨 时 令 性 极 强 ,在 每 年 3 月 至 5 月 及 10 月 至 12 月 最 佳 ,选 料 十 分 讲 究 ,配 方 独 特 。 古 法 制 墨 工 序 ,包 括 选 料 在 内 共计十二道,现今大致归为九道,分 别为点烟、熬胶、洗烟、和料、捶墨、 压模、晾晒、修边打蜡和描金。
来源:https://cngoesglobal.com/anhui/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