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坐标:安徽>黟县>宏村镇
图:南湖
“宏村背倚黄山余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置身其中,仿若一卷水墨缓缓而来”。
黟县城西北角的宏村,自被开拓为古村景观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
宏村建于北宋,原名叫“弘村”,为汪姓聚居之地。清乾隆年间改为宏村。不同于一般古镇的自然扩建,宏村的成型曾经过严谨的规划,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整个村落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村北的雷岗山是“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村中的月沼、南湖是“牛胃”和“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盘桓在南湖边的长堤是“牛尾”,四座古桥为“牛脚”,村内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就组成了“牛身”,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形状惟妙惟肖,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明末至清末的300多年间,是宏村始祖汪氏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徽商崛起,高官、文人辈出。为了光宗耀祖,他们纷纷回乡投资,树祠堂,建宅院,挖渠塘,铺街巷,一时间楼阁耸立,街巷八达。宏村的宅院建设大多受苏杭园林之风的影响,山川湖泊的景色微缩于园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工匠们巧借水圳之活水,在院中挖池塘、建水榭、造亭阁、种树植花,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村落私家园林。村民们更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宏村也能吃,小吃店打出徽州风味小吃的旗号——黄山毛豆腐、臭鳜鱼、黟县腊八豆腐、黟县香菇、宏谭豆腐乳等,一应俱全。
看点一,承志堂。承志堂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位于宏村水圳中段,原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该建筑为砖木结构楼房,不仅有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还有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前厅是整幢房子中的精华,国内罕见的“倒立双狮戏球”式木雕栅托,厅堂两侧卧室的厢房门上的“福、禄、寿、喜”四星雕和“八仙”雕,横梁上雕的那幅“唐肃宗宴官”图,都是木雕中的精品之作。鱼塘厅里水声潺潺,风清景媚。整个承志堂气势恢宏,不同凡响,有“民间故宫”之美誉,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看点二,南湖。南湖位于宏村最南端的,整体呈弓形,弓弦处铺石板建楼舍,鳞次栉比;弓背部筑堤岸植杨柳,郁郁葱葱。水面平静如镜,映碧山蓝天,融粉墙黛瓦,引绿阴红花,如诗如画。南湖的设计遵循了中国山水画气韵生动的绘画原则,造境极富诗情画意。
看点三,望湖楼。《汪氏族谱》中写道:“旁有小楼可以俯瞰全湖风景,时见鸢飞鱼跃,生趣盎然。”楼下是只园,是供教书先生休息的小园。园内一角,绿阴掩映中,有一尊大理赏石,虽为人造,宛如天成,俗称“文人石”。
看点四,月沼。月沼也叫月塘,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其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
看点五,乐叙堂。乐叙堂是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明永乐年间。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
看点六,碧园。整个园子庭、塘、楼、榭布局井然,点缀以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水出碧园,再经水圳流入居善堂的水塘。水塘四周青翠欲滴,丛林间有碎石小径,道旁自由地布置着青竹篱笆,花畦内各色植物,色彩夺目,错落有序。水塘边墙上也雕有透窗,窗上青藤缠绕,野趣横生。塘上建有水榭,水榭临水处三面设有“美人靠”,可供纳凉、垂钓。水榭直通厅堂,坐在厅堂内即可眺望水榭对面花台的景色。
黟县汽车站随时有开往宏村景区的旅游公交车,20分钟一趟,2元。黄山风景区发往黟县的部分班车经过宏村(7:40和13:40各一班),包车约需100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