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流传千载。这是万安人引以为豪的话题。要探究个中奥秘,先得了解一下休宁县城与万安镇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黔、歙一带“山越”居民,分歙县西乡地设休阳县(即休宁县),县治设凤凰山,推算起来,至今已有1810年历史。吴永安元年(258年),县治迁万安古城岩(又称万岁山),为万安历史建置年龄,至今已1760年,比县城海阳仅仅迟了50年,在休宁县21个乡镇中,无出其右者,成为建置最早的龙头老大。
再看看休宁县城的街市布局:十字纵横,四围通衢,东有万安山,故曰万宁街;西临齐云山,故曰齐宁街;南对玉几山,故曰玉宁街;北向松萝山,故曰萝宁街。商贸活动大量集中于齐宁街(即西街)之上,民间故有“东街牌楼西街店,北街住户南街田”一说。店铺林立的西街,成了人们眼中的“南京路”“步行街”。从齐宁门到陪郭头,街长560米,仅一里多一点,加上东、南、北三条街道,全长不足6华里。万安老街西边始自柿树园,经上街、富来桥、中街、下街,过观音桥、踏隐云庵横街、穿旧墅古街市、越古城山下,达涨山铺,全长5000米(10华里),长度差不多是齐宁街的10倍,比全城四条街道还要长,这是大大万安街的地域优势。
县城有4条街道、22条巷弄,比万安街略胜一筹,但万安不仅有一条长街,12条巷弄,还有12处水埠码头,呈弯月形的横江常年拥偎着万安老街,像一对千古情侣,不离不弃,向人们彰显着“万安风光美,一半街巷一半水”的独特魅力,为繁荣的商贾集市,平添一道风景,涨满一江活力。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横江之上,舟楫穿梭,帆船掠影。一条条木船,从苏杭逆水而上拉来食盐百货,山中土特产品,顺水而下,扬帆借力,下新安,赴钱塘,流进苏杭沪诸多城市百姓家。水上运输,如一群蛟龙,活跃在万安的水南桥畔。临街江面,栉风沐雨,码头灯柱,四时生辉。有史以来,一直是休宁县乃至古徽州的重要商埠之一。如今,江底仍埋藏着当年商家、货主、船夫、游人不慎失落于水中的金银首饰、铜板、铜钱、玉石等物。那时,店中投宿、用餐者,观赏横江夜景时,一时兴起,朝船上抛掷玉石铜钿,一些滑落江中,日积月累,江底便成了藏铜纳银之所。近几年来,街边的河道,一直成为淘金者夏日里经常光顾的场所,每每小有收获。2017年9月,我们为编修《万安志》在老街采风时,就碰见两拨短裤赤膊、下水淘宝的中年男子,他们向我展示着刚从水底砾石中掏摸出来的玉镯、银筷、铜板、铜钱这些年代久远的宝贝。历史沉淀着过去,也沉浸着金属的光泽,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缩影。
因有临街贴店的码头,货物及商品一上岸即进入店家仓储,近如咫尺,县城也有下汶溪和盐铺两处码头,但距齐宁街均有三四里路的距离,和万安街相比,多了中间的搬运费用环节,故商家所卖出的同一商品,价格显然要高于“近水楼台”的万安街。善于货比三家的消费者,自然青睐万安东西便宜而趋之若鹜了,无形中增添了万安街财运亨通、人气旺盛的喜人景象。所以,人们爱称万安为“满街”,满街都是货,满街都是人;“望街”,过县城东门关帝庙远远就能望见;“旺街”,是条财源滚滚、日进斗金、商业兴旺的街道。
在公路尚未开通的年月,人们外出全靠步行。那时,休宁人下屯溪,万安是必经之地,得从县城万宁门过关帝庙上万安街,在下街穿过“屯溪巷”,巷弄左拐弯,沿横江北岸,过古城岩下,去潜埠居安,抵达梅林,坐渡船到奕棋,到隆阜,经黎阳,过镇海大桥,尔后上屯溪老街,行程约30华里。手头银根宽裕之人懒得走路,可花5个铜板(约5角钱),从老街码头坐木船下屯溪,省去步行之苦。水走船移,顺流而下,沿途赏不尽两岸风光,一路风情,好生惬意。万安水陆皆备,是古徽州通衢要津,常年流动人口多,无形中增强了老街的人气,兴旺了整个街市。
每年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因有横江水面,万安又多出许多与水有关的民俗活动,如放水灯,龙舟赛,扎水猛,水龙庙会等。五花八门的民间盛事,使得整条万安老街人山人海,笑语声喧,盛况空前,活脱脱呈现出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我想,这样一剖析,各位看官终于解开了“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的谜底了吧?
来源:黄山日报